大学生社会实践

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探索引进人才新途径

【 字体:

一、背景与起因

为响应市委、市政府人才立市的号召,进一步加快我市引才引智的步伐,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经济建设,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,营口团市委以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为突破口,积极进行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创新探索,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搭建平台,开展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。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:一是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学生的纽带,肩负着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。建立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,解决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,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,与全国高校通力合作,最终促进全国大学生来营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。二是积极响应营口市人才工作部署,助力和促进我市“引才引智”工作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我市企业,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。同时,建立企业与国内高校合作关系,探索智力共享模式柔性引进人才,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期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。

二、 做法与经过

 一是拓宽领域,建立实践基地。以全方位展示我市资源优势和经济活力为原则,通过点对点联系各级(各单位)团委、青联委员、青企协和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招募、征集社会实践单位145家,最终择优确立首批以营口港务集团、青花集团、红运集团、辽宁吕氏化工(集团)有限公司等18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,并与其签订《营口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书》,约定长期接收高校学子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岗位实习、社会调研、挂职锻炼。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,为我市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规范化、规模化、持续性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
 二是创新载体,丰富实践内容。团市委不断探索,在岗位实践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转型,创新服务载体。针对不同需求和不同层次的青年人才,将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创业创新、岗位实践、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四大类。通过团市委官方网站、官方微信平台上及时发布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和活动动态,招募合作高校、企业、社会实践团队和大学生志愿者。


        三是完善机制,提供服务保障。团市委下发文件通知;制定实施方案;与实践基地、部分高校签订协议;提供餐饮和部分住宿;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后勤保障,并由营口团市委统一备案、统筹安排,建立跟踪评估机制,对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颁发《服务证》和《实践证书》,为企业和大学生之间选人用人搭建平台,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。



      三、成效与反响
     2016年营口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招募党政机关,金融部门,外商投资和进出口企业等社会实践单位145个、提供社会实践岗位1246个,为18家企事业单位颁发市级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牌匾。活动得到了来自全国117所高校的广泛关注,共有5000余名大学生积极参加。其中,清华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东北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团委分别与我市签订了《共建辽宁省营口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》,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并分别在我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、研究生服务基地。今后依据我市发展需要,有针对性地派遣相关专业学子来我市进行岗位实习、挂职锻炼、社会调研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,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我市就业和创业。目前,北京科技大学已与我市宝隆实业有限公司成功对接,就耐火材料领域建立校企合作关系,共同进行相关课题研究,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。



    通过实践活动,打造了地方与高校,企业与高校,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对接链条,是团市委为我市育才、引才、留才工作迈出的重要一步。今后,营口团市委将继续以服务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,建立“实践-见习-就业/创业”三位一体化的人才引进模式,着重加大全国重点高校高端人才来营挂职活动,大力拓展在就业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,发挥共青团组织独特的活力和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