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营口团市委抓住青年创业就业这一工作重点,坚持将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作为引领全民创业就业的先导力量,积极构建一个常态化、长效化、高成功率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,并从观念引导、培训辅导、资金扶持、项目孵化、宣传展示、平台搭建等六个方面入手,为青年人追求梦想、实现自身价值“搭桥铺路”。
一、以观念引导带动创业行动
团市委注重加强创业就业观念教育,在各类青年群体中深入开展新时期创业就业文化传播活动,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成才观。
一是按需求,开展创业分享交流活动。成功举办“互联网+”青年创业分享会、“互联港+”青年创业大讲堂等活动,邀请王韦铭、朱江等知名企业家、专业导师与青年面对面,分享创业经验、传播创业理念,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。近年来,共举办青年创业分享会30余场、创业大讲堂20余次、创业沙龙20余次,受众青年达20000余人次。
二是造声势,开展创业典型评选活动。成功举办了两届营口市杰出(优秀)创业新锐评选活动,在各行各业选树了40名优秀青年创业典型,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创业就业。运用网络新媒体等媒介对营口地区的创新创业工作进行集中宣传50余期,大力推广创新创业典型的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,在全市营造了崇尚创业、支持创业、参与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二、以课程培训提升创业技能
团市委以市场为风向标,以青年需求为导向,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特点开展各类培训。针对创业青年、营口籍大学生及退伍士兵开展创业菁英训练营,针对新增就业青年、下岗和待业青年群体连续多年开展SYB(创办你的企业)创业培训,针对农村青年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“领头雁”培养工程及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培训,针对青年企业家开展“青创板”、中小企业投融资、北大创业训练营等培训。截至目前,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30余期,实现转移就业3200余人,全市已有15000余名青年参训。
三、以资金扶持助力创业梦想
团市委围绕破解制约青年创业就业过程中的资金筹措难问题,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金融扶持。自2008年开始,联合市财政局、营口银行开展营口青年创业小额担保无息贷款工作,现已帮助600余名青年获得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860万元,带动3000余人实现就业。同时,团市委积极探索适合青年创业实际、可操作性强的贷款方式,开启了我市青年诚信担保贷款新模式,按照“市级贴息、信用担保、多方配合、整体联动”的工作原则,以自主创业的城乡青年为服务对象,探索灵活便捷的信贷资金支持模式, 目前已发放扶持资金40余万元。
四、以孵化基地夯实创业基础
团市委致力于“青创空间”建设,打造汇聚创业各要素的“创业池”,以“进得来、留得住、做得好”的创业就业环境为宗旨,为创业青年搭建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。现已建立“省级青创空间”营口电商大厦、“市级青创空间”营口众创空间及大石桥市创业孵化基地,为创业者提供环境优越的工作室、引导规模企业对青年创业进行一对一的创业指导、水电供暖物业费减免等服务,切实解决了青年创业面临“场地缺”、“资金少”、“能力弱”的三大难题,帮助创业青年开启创业之门,已吸引50多个青创项目入驻。
五、以人才机制拓宽创业思路
团市委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、青年创业促进会、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组织的人才优势,吸纳关注青年创业、热衷公益事业的优秀青年企业家组建营口市青年创业导师智库,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、点对点的动态指导。成立青年创业者联盟,通过定期组织高端对话、互动交流,探索建设了青年人才高层次实践和交流的平台。同时,在各县区成立青年致富带头人俱乐部,为创业青年搭建一个学习和分享的平台,增进了解,增添活力。
六、以平台搭建优化创业服务
团市委积极为青年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展示和锻炼的平台,举办创新创业论坛、项目对接会等10余场,为百余个创业项目提供充分交流、深度洽谈的路演机会,举办市级创新创业大赛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, 推荐我市优秀青年创业项目参加国家级、省级青年创新创业大赛,实现以赛励志、以赛促训。开展大学生假期实践活动,共创建77个企事业单位实践基地、47个公益服务团队,为46所省内外高校的607名青年提供上岗实践的平台,引导他们在创业就业实践中接地气、强本领,打通青年创业就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青年创业就业难度增加的状况,营口团市委将不断创新培训形式,打造培训品牌,丰富培训内容,突出做好青年电商和高端青年创业人才的培训,在提升技能的同时,更加注重意识的培养;逐步推进“青年创业信用贷款工程”,在贷款额度、简化手续、扩大覆盖范围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;扎实做好创业讲堂、就业见习、岗位对接等常项工作,为扶持青年创业就业和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