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

考试焦虑情绪的两种自我训练方法

【 字体:

近期教育部已经发布2020年高考统一考试时间,定于7月7日至9日,这就表明随着疫情散去,高三学生开学即面临高考,不言而喻这个特殊时期,几乎所有人都过的很艰难,学习压力,生活压力等各种压力,在高三这个阶段,变得尤为明显,面对复习考试时,情绪状态会比平时更容易受到影响,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掀起内在情绪的波澜。考试焦虑情绪的出现也就很正常。

首先说说焦虑,它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,是对尚未发现事情的过分担忧;同时焦虑也是一种心理能量,它能调动全身心所有的力量应对眼前的事情。而考试焦虑情绪就是在应试情境的刺激下,产生的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。了解到焦虑情绪的特点,我们也就有了解决考试焦虑情绪的自我训练方法:

自信训练法

考试焦虑者在考前总是不知不觉地对自己进行消极的暗示,如,“我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”;“要是考糟了,我的前途就完了”;“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考试中比自己强”等等。这些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,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。如果你在考试前,便预料考试结果一定很糟,那暗示会使你精神不振,从而大大减少,你本来就可以付出的努力,以至于最后无意中实现了你自己的预言。自信训练就是对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行挑战。

首先,把一些朦胧的消极暗示用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,下面我们做个练习:

坐在桌前静下心来,在一张白纸上把自己对考试的所有担忧,逐条写下来,使自己清晰认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?然后,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反省,指出这种消极暗示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,以及由此对个人造成的危害,并明确今后应采取的态度,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。

通过向消极的自我暗示挑战,可以帮助考试焦虑者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象,增强考试的信心,克服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,使考试成绩得到提高,经常进行这样的自信训练,经常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,不仅对克服考试有帮助,而且可以改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,使你在学习,生活中更加主动,更加自信,更加乐观。

放松训练法

常识和实践研究表明,焦虑和放松是不会同时存在的,当你感觉到焦虑时,就不能放松;当你完全放松时,就不会焦虑。因此,经常进行放松训练,可以消除紧张状态,克服考试焦虑,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。常见的放松法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。

一、意念放松法

(跟我做练习)静下心来,排除杂念,闭上眼睛,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,想象着在丹田有一股气,此时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,吸气时想象着,丹田中的这股气,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胸部,再上升到头部,直到头顶的“百会”处,吐气时,想象这股气,由“百会”自后向下,顺着脖子,脊梁下降,直至到丹田。这样一吸一呼,周而复始,反复进行。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,就能使训练者,逐渐达到排除一切杂念。心静神宁的境地,收到消除紧张、自我放松的效果。

二、肌肉放松法

这是通过循序交替收缩和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,细心体会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,最终达到缓解身体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。

放松时松开个人所有的紧身衣物,轻松的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上,双臂和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,双腿自然前伸,头与上身轻轻向后靠,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至上的原则:

(跟我练习)双脚趾肌肉放松、小腿肌肉放松、大腿肌肉放松、臀部肌肉放松、腹部肌肉放松、胸部肌肉放松、背部肌肉放松、肩部肌肉放松、臂部肌肉放松、颈部肌肉放松、头部肌肉放松。

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,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,然后慢慢放松,并注意体验放松时的感觉。每次放松训练20~30分钟,可以安排在晚上睡觉之前进行。如果能持之以恒,不仅能消除考试焦虑,而且能够全面促进身心健康。

可以说面对高考,我们考量的不仅仅只是学业成绩,更多的是应对压力时我们的状态,正所谓三分靠心态,七分靠能力,心态决定一切,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,考生们有清晰的认识,积极的心理暗示,通过放松训练的练习,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,来迎接2020年的大考。